歡迎來到山東競道光電科技有限公司!
銷售咨詢熱線:
15666889252
Article技術文章
首頁 > 技術文章 > 遇到暴雨、霜凍,農業氣象檢測站能提前“預警”嗎?

遇到暴雨、霜凍,農業氣象檢測站能提前“預警”嗎?

更新時間:2025-09-01瀏覽:36次

  【JD-NQ10】【競道科技智慧農業設備專業廠家,高標準農田氣象環境監測設備不同型號,不同參數支持定制,歡迎垂詢問價!】。

  對農民來說,暴雨可能沖毀農田、淹死莊稼,霜凍會凍傷作物嫩芽、導致減產,這兩種災害要是沒提前準備,損失往往不小。而農業氣象監測站,正是應對這兩種災害的 “預警尖兵”—— 不僅能提前發出警報,還能告訴農民 “該做啥準備”,幫大家搶出應對時間。

  先看暴雨預警。監測站可不是等雨下大了才提醒,而是從 “雨來之前” 就開始 “盯梢”。它搭載的雨量傳感器能實時監測降雨量,哪怕剛開始下小雨,也能精準記錄每小時、每分鐘的雨量;同時,監測站還會和區域氣象部門的大數據系統聯網,獲取未來幾小時到幾天的云層移動、水汽濃度等信息。當系統判斷未來會出現 “短時強降雨” 或 “持續大雨”,且降雨量可能超過農田承受上,預警就會啟動:一方面,監測站本地的報警器會發出蜂鳴,提醒附近農戶;另一方面,數據會同步傳到農民的手機 APP 或村集體的預警群里,明確寫清 “預計 3 小時后開始暴雨,持續 6 小時,降雨量可達 50 毫米以上,需及時疏通排水溝、轉移低洼處作物”。比如種水稻的農戶,接到預警后就能提前挖深田埂排水溝,避免雨水漫過田埂淹了稻苗;種蔬菜的則能給大棚加固棚膜,防止雨水灌進棚內泡壞蔬菜。更關鍵的是,預警不是 “一刀切”—— 如果監測站發現某片農田地勢特別低,還會針對性提醒這片區域的農戶 “優先做好防澇準備”,讓應對更精準。

農業氣象檢測站

  再說說霜凍預警,它考驗的是監測站 “抓低溫信號” 的能力。霜凍的危害主要來自 “地表溫度驟降到 0℃以下”,尤其是春秋季夜間,看似天氣晴朗,卻可能突然出現 “暗霜”。監測站的土壤溫度傳感器和空氣溫度傳感器會 24 小時監測,重點盯凌晨 2 點到 5 點的溫度變化 —— 這是一天中溫度低的時段。當傳感器監測到空氣溫度持續下降,且土壤表面溫度接近 1℃時,系統會結合夜間風力、云量等數據,判斷是否會出現霜凍。一旦達到預警條件,會立即推送預警信息,比如 “預計今夜凌晨 4 點左右出現霜凍,地表溫度將降至 - 2℃,需為小麥、油菜覆蓋秸稈或搭建防風障”。對種果樹的農戶來說,這個預警尤為重要:接到通知后,他們可以提前在果園里點燃熏煙堆,通過煙霧形成的 “保溫層” 減緩溫度下降,保住剛開花的蘋果、梨花花芽;種大棚蔬菜的則能給大棚加鋪二層膜,或開啟棚內的加熱設備,避免黃瓜、番茄苗被凍傷。以前沒有監測站時,農民只能靠 “看天摸黑”,往往第二天早上看到作物葉子發白,才知道夜里下了霜,為時已晚;現在有了預警,能提前 4-6 小時準備,大大降低凍傷風險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監測站的預警不是 “單次提醒”,而是會 “動態更新”。比如暴雨預警發出后,如果監測到雨勢比預計的更大,會再次推送 “升級預警”,提醒農民做好更充分的防澇措施;霜凍預警后,若溫度下降速度變慢,也會及時調整預警等級,避免農民做無用功。而且這些預警信息都很 “接地氣”,不會用專業術語,而是直接告訴農民 “該干啥”,比如 “趕緊給玉米地挖排水溝”“給大棚蓋保溫膜”,哪怕是沒接觸過高科技的老農,也能一看就懂、照著操作。

  說到底,遇到暴雨、霜凍,農業氣象監測站就像農民的 “千里眼” 和 “順風耳”,能提前發現災害信號,讓大家從 “被動受災” 變成 “主動防御”。有了它,農民不用再 “怕雨怕霜”,而是能提前做好準備,把災害損失降到低,這也是它成為農田 “保護神” 的關鍵原因。

 

 

郵件聯系我們:1769283299@qq.com

掃一掃,關注微信服務號
©2025 山東競道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備案號:魯ICP備20021226號-3




精品国产91久久久_亚洲精品多人p群_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蜜柚_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